2)第四十六章 登岛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作战的基本战术已经发生转变,之前被看重的视距外空战很难一锤定音,在交战双方的实力旗鼓相当,特别是战场支援能力不相上下的时候,空战往往得由格斗定胜负,因此战斗机的格斗性能、也就是机动性能显得至关重要。

  J-11B的最大软肋,就是机动性能不佳。

  虽然与原版的Su-27SK相比,J-11B在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与国产发动机之后,机动性能已经有所提升,跟第三代战斗机相比,J-11B的机动性能不算差,即便在F-15C面前,也没有多少差距,但是跟第四代战斗机相比,J-11B的机动性能就差得太远了,在格斗空战中肯定不是F-22A的对手。

  显然,要让J-11B对抗F-22A,肯定不大现实。

  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尽快列装J-20,而不是改进J-11B。只是J-20的产量有限,还得优先提供给更需要先进战斗机的空军,最快也要等到二零二三年,才有可能装备海军航空兵。更重要的是,即便在J-20列装之后,海军航空兵也不可能用这种昂贵的战斗机取代所有现役战斗机。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J-11与J-10仍然得服役,而且仍然是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

  为此,就有必要对J-11B进行改进。

  根据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经验,海军航空兵把重点放在了J-11B的动力系统上。

  有趣的是,空军没有参与J-11B的改进工作,大概是在J-20服役之后,J-11B的主要任务由制空转为对地/海打击,而J-11B本来就具有较强的打击能力,没有必要花费巨额经费进行现代化改装。

  在J-11C上,采用的是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一百四十七千牛的国产发动机。

  严格说来,这种发动机就是俄罗斯117S发动机的国产版本。

  早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就在设法从俄罗斯引进117S发动机,并且把最初获得的几台用在了J-20的原形机上。只是在后来的谈判中,俄罗斯要价太高,而且117S的某些性能达不到J-20的技术指标,所以引进工作拖了下来。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俄进入了自前苏联解体以来的第二个蜜月期,在中国答应提供电磁武器的相关技术之后,俄罗斯放宽了对华军售限制。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获得了117S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与全套设计图纸。

  虽然117S没有用到J-20上,但是用在J-11C上却是物尽其用。

  采用新式发动机后,J-11C的最大推力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空战推重比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机动性能大幅度改善,特别是之前一直遭到诟病、也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彻底暴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