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第19章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昨个儿衙门里有件事没办妥当,我得先去瞧瞧才能安心。”

  同僚不再劝,自去了。

  辰正时分,便是最晚上衙的一拨官吏也到了签到点卯的时候,玉格几人的买卖霎时冷清下来。

  不过,二姐儿瞧一眼卖完的空托盘,眼里已是心满意足又喜之不尽的欢喜。

  六姐儿却很是失望,“才卖完了一托盘,还有三托盘呢。”

  几人正说着话,大清门的三个大门尽数打开,兵马旗帜威风凛凛的从里头鱼贯而出,是宫里到天坛祭天的仪仗。

  玉格远远的瞧了一眼,对六姐儿笑道:“今日才刚开始呢,不着急,今儿冬至,想必外城的百姓们也很愿意花钱吃些好的。”

  六姐儿犹豫着有些不信,她们家还是旗人呢,都吃不起这样的东西。

  她还是觉得在这些衙门前头卖妥当。

  东海点头赞同道:“对,我阿玛也说了,那些汉人生意上头极精明,都富得很。”

  玉格笑着拉了六姐儿一把,“走吧,今儿衙门里放衙也早,午时咱们再来。”

  说完,玉格几个推着车,随着人流往正阳门外走。

  今儿街上的人是真多,因为祭天的仪仗把中间的路占了,更显得街道两边拥挤热闹得很。

  人是多了,可,六姐儿转头看着玉格问道:“咱们能吆喝吗?”

  玉格左右看了看,虽然因为人多,大家自在说话并不用收敛音量,可也好像确实没人这时候叫卖。

  玉格伸手往头顶上指了指,笑道:“这么多人都在路上走着呢,不用叫卖,咱们的招牌已经顶在头上了。”

  “唉,”六姐儿叹了口气,“那么多人,也不是人人都识字啊。”

  玉格笑了一下,还挺不好哄。

  几人顺着人流走了好一阵,六姐儿对零零散散的客人很不满意,尤其这稀稀拉拉的客人里头,还有许多问了嫌价贵不买的。

  “唉,”六姐儿小小的人儿皱着眉头嘟着嘴,叹气声一声接着一声。

  东海走到六姐儿身边,劝道:“这会儿大家都只顾着瞧热闹去了,等祭天的队伍走过了就好了。”

  说完又问,“六姐儿你从前看过宫里祭天的仪仗没有?左右这会儿没人,咱们也到前头瞧热闹去?说不定还能看见皇上阿哥们呢。”

  六姐儿扬起小脸,有些得意,“哼,我早就看过了。”

  “咦,什么时候?”

  “就是前儿,我和……”两人说着已经开始往前头挤。

  玉格连忙伸手拉住六姐儿,“别挤了,这会儿挤也没用,咱们本来就走在仪仗后头,两条腿哪里追得上他们四条腿的?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再看吧。”

  几人又这么沿路随意做着买卖,只是少了噱头,生意确实大不如早上,不过五文钱一小块的小吃,能卖得出去,就已经是占了节日的便宜了。

  边走边卖,几人倒是慢慢的占到了好位置,只等仪仗回返,准能站在第一排瞧热闹。

  祭天为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为皇帝亲祭,是故礼节极为繁缛。1

  康熙今年已年过半百,繁重的仪式过后,精神有些不济。

  人精神不济时,闭目养神或是远眺最能歇眼睛,康熙揉了揉眉心,透过帘子的缝隙往外瞧。

  外头街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一派繁忙热闹景象,因是冬至佳节,街道两旁的店铺挂上一串串大红灯笼,更添喜气和繁华。

  再没有什么比这些更叫一个帝王觉得舒心畅快。

  康熙眼底氲起浅浅的笑意,突然康熙的视线落到一处。

  满人炸牛乳?牛乳也能炸?还是满人的买卖?

  因着奇怪,康熙多瞧了两眼。

  马车旁边原本凑近了等吩咐的太监,见皇上看向某处,忙也转头看去,看到满人炸牛乳,太监微愣,底下的手动了动,一个小太监悄悄离开了队伍。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