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风波起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瞒你们说,我织这么一条围巾,就是盼着有一日我也能进红福记做工去。”

  “哈哈,谁不想呢,我家那口子还想去城外场馆收门票去呢。”

  “玉大人是真好,和别的那些当官的都不一样,你瞧瞧,这做的一件件都是实事儿,不像、有些,规矩比谁都大,就是不知道他忙了个什么。”

  “听说玉大人去江浙了?”

  “那可不是,我听我家那口子说,江浙有个什么地方从五月到十月都没有下雨,朝廷赈灾派了多少人去,就、都赈不住,”妇人含糊而过,“可玉大人一去,你们说,好巧不巧的,它就下雨了!”

  “那个,”一妇人小声道:“都说玉大人不是一般人,可能是神仙托生的,生来就带着一块玉呢,可能真就有神通。”

  “可不是,听说好些商人都拿玉大人当财神爷拜的。”

  “我看不仅是财神爷。”一妇人指了指天道:“那可是雨。”

  另一妇人小声接话道:“皇上求雨都没求下来呢。”

  “难道当真是神仙托生的?”一妇人惊呼。

  “不然为何独独他一人生而带玉呢?”

  “不管怎么说,江浙的这回算是有福了。”

  “唉,我盼着玉大人早些回来,要过年了,玉大人在京里镇着,咱们也能安心些。”

  一个刚进京入职租住在隔壁的御史听了妇人们的闲谈,眉头越皱越紧。

  京城是什么地方,皇上在的地方,倒要一个区区大人来镇着了?

  酉初,即下午五点左右,是许多人家用晚饭的时候,通常来说除了酒楼饭馆外,别处的生意都不会太好,比如红福记和芙蓉记,这会儿就是最清闲的时候。

  金缕记虽说要好些,可也要比其他时候清闲些。

  几个守店的伙计笑着说起了闲话,正说着,便见一清矍的中年文士负手走了进来。

  中年文士的衣着并不奢华,不过是普通的细棉布棉袄,瞧着还有些旧了,但一身的气质却明显不同于普通的小官小吏,亦或是普通的工人伙计、书生。

  他的面容是有些严肃而威严的,看人的目光也带着某种说不出的审视,有一股打骨子里生出的傲气?不,傲骨。

  总之应当是极其骄傲自信的一人。

  金缕记的伙计们在金缕记接待客人,见识不少,都有一双好眼,一眼就瞧出这一位不像是来买毛线的,也不像是来给家里人买毛线的。

  “这位爷,”一伙计笑着迎了上来,“客官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咱们这一处是专卖毛线,卖手表和皮具的在隔壁呢。”

  倒是穿着普通,买一块金缕记手表在官场上撑场面的人不少。

  这一位瞧着就有些官相。

  中年文士嗯了一声,却并没有往旁边去,“我就是过来随便看看。”

  伙计笑容不变,却微不可见的诧异了一瞬,自个儿看走眼了?

  “客官想要什么颜色的毛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