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三件事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他们草原挣银子的吗,怎么这话听着像是要给天下百姓送好处似的。

  玉格等他们议论了一会儿,抬手往下压了压,“各位先听我说完。”

  在陈孝林等人一声一声的肃静下,场面重新安静下来。

  玉格接着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金缕记是做什么的,金缕记主要是做毛线的。”

  玉格说完又等他们消化了一会儿。

  今年各处收的羊毛都已经送到了金缕记,往后的也都定了契书,所以毛线之事不用再瞒了,至少在金缕记厂房里头不用瞒,也瞒不住,要全面开工备货,就需要更多的工人参与进来,消息迟早会走漏出去。

  其实要不是顾及猩猩毡的市场,羊毛呢的事情也不用瞒。

  玉格面色平静的看着下头的人。

  下头的人议论了一阵也慢慢安静下来。

  他们议论猜想再多,也不如听玉格说。

  玉格道:“毛线是用羊毛加了一些别的东西制成的粗线,可以编织成为衣裳长裤、帽子鞋子各类物品,保暖性好,价钱也便宜。”

  “比如自个儿做一件新棉衣,少说也要近一两银子,但一两银子足够买到织四五件厚毛衣的毛线,所以,我说金缕记的目标是为了能让天下百姓穿暖,而你们的目标里头也应该有这一个。”

  轰的一声,下头又喧嚣起来,虽然听不太明白,但他们能听懂这个价格,听懂若是一两银子能买到四五件厚毛衣的意义,那没准就能多活好几个人!

  “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下面充斥着这样的声音,陈孝林等人压都压不下去,也顾不上压,他们也懵着呢,尤其是一众举子,这、可是民生大事!

  玉格道:“是真的,所以你们每一个人做的事都很重要,你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很重要,你们能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成本里做得更多,咱们的毛线就能卖得更便宜,就能让更多的百姓卖得起毛线,能让更多的百姓穿上一件厚衣裳过冬。”

  前排有人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慢慢的越传越远,越传越大。

  士农工商,能舍弃土地到外头务工的都是受过苦挨过难的人,玉格的话说得并不算煽情,但着实勾起了不少人的伤心事。

  迈柱和孙敏几个听了玉格的话,又见了工人们这幅情景,也暂时忘了心里的许多计较,而是满满的复杂和动容。

  玉格缓了缓,接着道:“所以不要嫌弃后勤部的安保们严厉,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确实是大事儿,不是担心损失了多少东西,而是你们做的事真的很重要。”

  “你们很了不起,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走出去,都能抬头挺胸的说,我是金缕记的人,那个致力于让天下百姓都能穿暖的金缕记的人。”

  “所以你们介意在你们的目标里加上这一条吗?”

  “不介意!”五六千人一同高喊的声音几乎能震聋人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