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章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_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大明太子:开局逃离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咱不想你从商,就是不想你像他们一样,整日里就想着钱钱钱,为了钱财,就可以昧了良心,就可以不折手段!”

  黄雄英看朱元璋说着来了火气,便道:“爷爷您放心,孙儿不是那样的人!”

  “咱知道!”

  朱元璋点头道:“要是这天下的商贾都像咱大孙这样,那就真天下太平了,可是他们不是,他们该死!”

  黄雄英看着已经有了火气的朱元璋,疑惑道:“爷爷,怎么了?是不是灾区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呵!还真让你说着了!”

  朱元璋眼中闪出一丝惊讶,尔后道:“前段时间朝廷用你给的明镜,已经筹到了几十万两银子,这些银子也都拨到了灾区,可是……可是他娘的那些奸商竟然在这个时候抬高粮价,你说他们该不该死?”

  “上百万的灾民嗷嗷待哺,他们却想着趁机发国难财!”

  “咱骂他们该死,是因为他们真的该死!从灾民口中夺食,他们是真没了良心!”

  老爷子说着,脸都给气红了。

  黄雄英却是皱起了眉头。

  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国之根本,历朝历代,粮价一直都是反应一个社会强盛与否的表象。

  洪武一朝,吏治清明,洪武皇帝又勤于政务,有洪武盛世之称,从粮价上同样能反映这一事实,就拿京师来说,米价一两银子能换七八石大米。

  只是到了明末,旱、蝗、水等灾害频发,这才导致米石涨至两,急剧的通货膨胀,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怎么在以吏治清明著称的洪武一朝,竟然有人敢哄抬粮价?

  黄雄英疑惑的问道:“那周边的省府呢?”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能好到哪去?还不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这些奸商好大的狗胆,要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上上下下统统都该杀!”

  “呃……”

  黄雄英皱眉思索片刻,道:“这件事怕是没那么简单,洪武老皇爷的手段您也是知道的,就凭这些奸商,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背后恐怕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

  朱元璋缓缓点头,事实上他也是这么想的。

  他最担心的就是有藩王参与其中……

  朱元璋轻叹了一口气,道:“但若真把这股背后的势力查处清楚了,灾区恐怕早就白骨累累了。”

  黄雄英点了点头,道:“他们敢串通一气,大发国难财,就是吃准了朝廷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动他们,而且这件事过了以后,本着法不责众的原则,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朱元璋闻言,气得闷了一口酒。

  他何尝不想杀他个人头滚滚。

  可就像他大孙说的那样,法不责众,总不能把那一片的粮商全杀了,那以后谁来贩粮卖粮,谁还敢贩粮卖粮?

  “哎——”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又是闷闷的灌了一口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