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章中国不会亡_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驻地,有人眼含热泪,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泣不成声!他们的袍泽他们的兄弟他们自己,都为这片土地流过血……可是,他们却不得不退却,尽管那退却是为了蓄积力量,尽快那退却是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但是,他们毕竟退却了!

  李四维却坚信,无论这一战的结局如何,那一个个英勇的国军将士曾用他们的生命守卫过这片土地,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李四维很庆幸自己能和他们并肩作战,很自豪自己曾为这片土地负过伤流过血!

  军中的男儿也会哭,但哭过之后,他们依然是铁铮铮的男儿!二十六师的将士陆陆续续地撤出了上海西郊,向南京退去,很多人仍然在频频回头,依依东望,望那在上海上空高高飘扬的青天白日旗和那弥漫的硝烟!

  自11月9日起,日军击退国军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凤泾、青浦。

  11月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南岸,南市及浦东担任掩护任务的国军部队奉令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11月13日,国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上海陷落之后,日军规定上海的报纸需要先由日军审核,然后才能出版。在上海的《大公报》毅然做出停刊的决定,主笔王芸生在最后一期写道:“我们是报人,生平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在平时,我们对国家无所赞襄,对同胞少所贡献,深感惭愧。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唯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长江之上大小船只挤得满满当当,船上满载着机械设备和机关学校的人员,船只沿江而上,它们的目的地是重庆,是大西南……

  长江两岸蜂拥汇聚的难民和撤退的军队交织在一起,绵延无尽,声势浩大!

  李四维他们撤离上海的时候,青天白日旗依旧在四行仓库的楼顶迎风飘扬,激励着千千万万为守土浴血奋战的军民。

  二十六师缩编之后,只余一团外加一个营,但将士们都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精锐,一路上军容严整,进退有度。

  李四维成了正式的排长,军装虽然是旧的,但领章上已经挂上了少尉军衔;武器虽然是旧的,但长枪已经换成了盒子炮……李四维带着三十多人的队伍,走在大道上,不知不觉间便有些意气风发的味道了!前世,他只是个蜗居小镇的宅男,何曾想过一下子就成了堂堂的国军少尉了!

  廖黑牛依旧只是一个小兵,李四维不知道他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