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九章 投送力量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支登陆舰队能在一次登陆行动中,投送一个全员满编陆战旅。如果两支登陆舰同时出动,能够投送总兵力在一万八千人左右的两个陆战旅。加上仍然在役的二十多艘登陆舰,陆战队能在一次登陆作战行动中投送两个陆战师,并且运送一周的作战物资。

  对于岛屿登陆作战来说,这绝对足够了。

  要知道,陆战队更需要独立作战能力,因此在编制上比同级别的陆军部队大得多,一个陆战旅的满编兵员在九千人左右,而一个包括了两个陆战旅、与数个直属作战部队的陆战师的总兵力在两万两千人到两万四千人左右。一次投送两个陆战师,相当于在一处战场上投送四到五万兵力。

  别说登陆作战,即便在大规模地面作战中,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因为陆战队是背海作战,所以还需要一支足够可靠的运输力量。

  在小规模登陆作战行动中,登陆舰队就能为陆战队提供后勤保障,只是在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中,必须出动运输船队。

  以往,中国海军的主要做法就是征用合适的商船。

  比如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海军就征用了二十多艘远洋货轮,主要是能够在简易条件下装卸货物的散装货轮。

  要想提高登陆作战能力,这个办法显然行不通。

  为此,海军专门为陆战队建造了两个型号的十六艘综合运输船,其中“太湖”级主要承担弹药等作战物资的运送工作,而“巢湖”级主要承担油料、淡水、食品、药品、衣物等非战斗物资的运送工作。

  提到这两种综合运输船,就必须提到“青海湖”级快速战斗支援舰。

  说得确切一点,这三种战舰采用了相同的舰体,只是根据舰队的作战需求,采用了不同的任务模块,因此在排水量、航速、续航力、运载能力等方面,三种战舰相差不大。如果更换任务模块,可以非常方便的互换角色。

  拿“青海湖”级快速战斗支援舰来说,标准排水量为二万四千吨,满载排水量高达五万三千吨,除去自身需要的燃油,能运载二万六千吨各燃油、淡水、食品、药品、武器装备的零部件等各类物资。在伴随航母战斗群作战时,通常运载一万二千吨航空燃油、四千吨舰用燃油、八百吨淡水、八千吨弹药、六百吨食物、以及六百吨其他物资。如果伴随以核动力巡洋舰为核心的舰队作战,则主要运送弹药。因为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八节,所以“青海湖”级基本上能够全程伴随航母战斗群作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青海湖”级使中国海军真正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

  虽然海军只计划建造六艘“青海湖”级,为每支航母战斗群各配备一艘,但是在以制海与打击为主的作战行动中,海军还能征用陆战队的综合运输船,通过更换任务模块,使其成为快速战斗支援舰。

  在二十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支持下,六支航母战斗群绝对不用为后勤保障担忧。

  了解透彻之后,牧浩洋终于明白,腾耀辉并非他想像的那种人。虽然在所有人眼里,腾耀辉是“大海军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是在海军建设上,腾耀辉非常理智,目的性也非常明确。

  可以说,中国海军的所有建设都围绕着即将爆发的战争进行。

  在走向远洋之前,中国海军必须战胜身边的最后一个对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