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火锅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耽误子元做生意了。”

  说话间,几人就要走出包厢。

  赵安见状赶忙叫住几人:

  “例钱已经交给几位大哥的亲兵了。”

  “不妨事,不妨事。”

  付大海摆了摆手。

  将几人一直送到门口,李万勇一拍脑袋:

  “麻酱呢?”

  赵安一挥手,小二赶忙抱起一罐麻酱送到李万勇手里。

  后者大笑,嘴里嚷着“回吧,回吧。”

  赵安回到包厢,召来掌柜。

  “上个月进项如何?”

  掌柜先将账本递给赵安,接着回答道:

  “八月份福兴楼纯利润三百二十七两六钱,三家福兴档利润合计四百六十六两九钱。”

  赵安合上账簿,询问道:

  “福兴档每天都能满座?”

  不同于福兴楼,福兴档是赵安专为卫里的普通百姓开设的,主要卖小吃、早点,羊杂汤配上三个烧饼或者一碗羊油炒饭,收十文钱。

  不过去吃饭的大多数都是没媳妇的单身汉,或是城里驻的兵,大多数百姓还是舍不得花这钱,宁愿在家里吃。

  “每天都得排好长队哩。”

  “那就在西城再开一家,掌柜的就在酒楼里挑一个过去。”

  “好嘞,您就放心吧。”

  当赵安查完账本走出包厢,整个大厅依旧是坐满了人。

  赵勇三人已披挂完毕,在门口等候着赵安。

  披上甲,牵着马,四人向着校场走去。

  校场内十几名头戴笠盔,身披布面甲的军士正围坐在一起,与周围几个穿着破战袄的旗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看人家赵百户手下的兵,又是盔甲,又是柳叶刀,再看看咱们,袄子烂了不说,刀上都有缺口,这还打什么仗。”

  一名旗军向同伴抱怨着。

  “你一个破军户,要多好的家伙,打仗要是用上你我,准是吃了大败仗,那时候这些人恐怕都在地上躺着哩,保命才是头等大事。”

  旁边相对年长的旗军压低声音教训道。

  此刻的赵安四人已经到达小校场门口,赵勇受命前去叫人。

  不一会,十几人一手按刀一手牵马从校场出。

  这些都是赵安手下的家丁,其中除了汉人还有买来的蒙古人,他们多是战败的俘虏,因为无人赎买只能被当成奴隶卖出,但因弓马娴熟被赵安买下,赐以赵姓,编为家丁。

  赵安身处边塞,难免会有强盗,或者小队套虏、建虏流窜至此。

  安奠在镇江堡西南方向,距离凤凰城有一百多里,难保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赵安出门往往都有十几个家丁披甲携弓随从护卫。

  出了城,众人纷纷翻身上马,朝着安奠赶去。

  “吁……”

  大约离城门二里处,赵安勒马,原因是路边的窝棚吸引了他的注意。

  棚子里一个老汉见一队官兵停在自家门前,急忙走出窝棚,跪了下来。

  “见过军爷。”

  “老丈请起。”

  赵安并未下马,虽然此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