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战事起_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简陋的环境下,将士们受了伤完全就只能靠运气。

  熬过去了就能捡回一条命,熬不过去,就只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可恨他不是学医的,要不然弄两个刀伤药的配方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御寒也是一大难题。

  现下已是十月,关中的气温已经十分寒冷,更北一点的上郡西河早已经开始下雪,军士们连件像样的御寒棉袄都没有的情况下北征匈奴,简直就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樊伉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

  不是为了刘邦,也不是为了那些权贵,而是为了那些因为刘邦一声令下,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离开自己的妻儿奔赴边关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

  樊伉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改良医疗条件。

  冷兵器时代,真正在战场上死于敌人刀下的其实很少,更多的是受了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伤口感染后致残致死的。

  若此时穿越过来的是一名外科医生,估计能大展身手大放异彩。

  然而,樊伉只是个地种得都不见得比一般人好的农学从业者。

  碘酒怎么做?

  不知。

  伤口怎么缝合?

  不懂。

  截肢怎么截?

  不会。

  他只知道生理盐水可以清洗伤口,酒精可以消毒,其他的一问三不知。

  大汉朝是有酒的,不过那些连黄酒都称不上甚至还带着酸味的浑浊液体,显然是不具备杀菌消毒作用的,得蒸馏酒才行。

  他现代的亲爹不抽烟不嚼槟榔不赌不嫖,就喜欢喝一点小酒,还非得是那种农家自酿的白酒。

  所以他老爹还在的时候,每年家里都要吊两锅谷酒喝,每回樊伉都要跟着打下手,帮忙烧锅,看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看来他还得先建个酒坊。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可以准备的,诸如武器铠甲甚至马鞍马蹬马蹄铁等等。

  樊哙朝会那天,不知道从哪里牵了匹瘦马过来,他见过那马背上倒是有马鞍的,不过相当的简陋,就是一个绑在马背上两头有填塞物的皮垫子,虽然也能起到固定骑手的作用,但作用有限,尤其是人在马背上剧烈活动的时候,并不能很有效地控制骑手在马背上的滑动,尤其是马急停或者急速前进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从马上摔落下来,非常考验骑手的技术。

  至于马蹬?

  完全不存在的。

  马具的落后其实从汉朝军队仍以步兵为主,弓兵为辅,车骑补充的结构就能看得出来。

  这个时候战车还未曾退出历史舞台,骑兵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作为战斗单位投入战场,而是当作侦察部队和运输兵种起到辅助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