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魔都行 二_全球收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楼只说了一句话:“你趁人之危,压价太狠!”

  说完赵老先生还朝大门挥挥手,是以中年爱好者赶紧走。

  但那人就是厚脸皮不走,还扬言要和许四海一起竞争,看谁出价高。

  这话很符合赵运楼面前的心里,他立即就答应了,一肚子气也消了。

  魔都人要和自己抢古董,许四海心里还有点没底,尽管他背包里带了有5000块,因为他不知道魔都古玩的行情。

  许四海想好了,他要人让这位中年男先开价,就说是尊重当地的土著。

  赵运楼颤颤巍巍的走进里屋,先是取来摞在一起的大小两个锦盒,随后又拿来两个,全部打开后许四海真心乐了。

  哥窑瓷竟然还是两件!

  一个是哥窑螭龙耳大香炉;直径足有20多公分,另一件是小贯耳瓶,高约15公分。

  传说哥窑是这样子的,在南宋时期,浙江处州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都烧窑,哥哥开的就是个哥窑,弟弟开的就是龙泉窑。

  弟弟嫉妒哥哥窑厂生意好,还在哥哥的窑厂即将要烧窑结束时,他朝窑内泼了凉水,结果反倒是让哥哥窑厂里出产的瓷器产生密密麻麻的裂缝,但大家都喜欢这种裂缝。

  这样哥窑就诞生了。

  但这家仅仅是传说而已,当不得真。

  就像眼前这两间哥窑瓷器,这还需要进一步鉴定,万一年头不对也是枉然。

  许四海真的赵云楼的同意,先拿起一件小号贯耳瓶先看起来,只要这件对了,另一件基本没啥问题。

  就看到贯耳瓶外表呈炒米黄色,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裂缝,器物全身施满釉,在足底有三个小芝麻眼。这就和入窑一样,是采用支钉烧的工艺。

  透过这三个支钉的痕迹,还能看到点内部铁灰色的胎骨痕迹。

  外表粗的裂纹为灰黑色,行内称之为铁线,细小的裂纹呈现金黄色,又被称为金丝,合起来就是哥窑金丝铁线,也是哥窑最显著的特点。

  这件器物一点错都没有,许四海还偷偷用了异能鉴定,还被认为是真的!

  再看另一件,也完全是珍品,毫无指责与怀疑之处!

  哥窑啊,许四海为了它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现在总算是看到珍品了!

  或许在经过一番竞价,这两件宝贝就能落到自己的手上。

  另一件是一件青铜戈,看形状应该是春秋时期的,上头还嵌金丝刻了八个字,许四海连蒙带猜,看出应该是“蔡侯造戈,安邦定国”八字。

  也就是说这把戈乃是东周早期,蔡国的国王为自己造的。

  帝王之物,历来是古董行所追捧的好东西,何况这把戈上还刻有嵌金的铭文,就更显得珍贵。

  过去琉璃厂一直有句话,那就是青铜器要是带上字,每多一个字就要多加上100大洋、可见有字的青铜器有多珍贵!

  最后一件是个盘腿的释迦牟尼佛像,约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