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三章 出海二人组_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北疆那些被异族抢掠,残害,屠杀的边民,都是大明的子民。”

  “齐泰,你可以坐下了,我记住你了!”

  无论前边方世玉斥责的多凶,都远远比不上最后这一句,朱元璋宾天的时候,无论谁是继承人,但方世玉这个辅政大臣的位置肯定是跑不了的。

  辅政大臣记住你了,而且还是在这种非常不好的事情上,后果可想而知。

  方世玉并没有在齐泰的身上多浪费时间,直言道:“刚才和齐大人的讨论,诸位应该也听清楚了。朝廷没有人能统筹长城一十三镇的兵马。”

  “说实话,就算有这个人,他能力达到了,他的德行,对于朝廷的忠诚,又是否达到了?自中山王徐达之后,朝廷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可以一己调动整个北疆大军的元帅存在。”

  “所以,藩王,朝廷,只能二选一,陛下已经选了让朝廷去北方统筹边防重镇大军,集中力量。”

  “所以,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户部准备钱粮,召集民壮,工部准备开工在大都的基础上,以应天府为蓝本,修建一个大应天府三倍的新都!”

  方世玉话音刚落。

  户部尚书赵勉终于开口道:“殿下,此事不妥啊!”

  “为何不妥?”方世玉疑惑道,赵勉不像是会阻拦朝廷大事的人,不然的话,老朱头也不会让他坐在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赵勉道:“殿下,您进献朝廷的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神物,其中玉米和马铃薯,准备在西北,辽东平原地区,大肆种植。”

  “户部已经将种子发下去了,圣上派遣翰林院学子数千人,国子监学子近千人,奔赴辽东,西北平原,学习,教导当地官吏如何种植,教授他们关于作物的生长周期。”

  “辽东本就人口荒芜,地处寒冷,无论是开垦,播种,辽东都是民户得田亩最多的地方,地广人稀,朝廷想要征发徭役,势必耽搁朝廷的民生大计。春播不及时,收成就不会好。”

  赵勉这个理由,当真是让方世玉愣在原地,深吸一口冷气道:“征募徭役的话,需要多少民夫?”

  “按照应天府的规模,三倍于其,十年内全部竣工,至少要一百三十万民夫几个地方同时开工,才能做到。”

  赵勉并没有经过特别仔细的计算,但脚下的应天府,修了十多年,征发徭役二十余万民壮,新修泰安府是应天府的三倍规模,其工程量,自然就非同凡响。

  “户部每年能拿出来多少钱粮,修建新都?”方世玉眉头蹙,这确实是一件难事。

  赵勉躬身道:“钱的话,不会超过三百万两,这几年的土改政策执行的很到位,粮食倒是不缺,朝廷每年可以拿出来一千五百万石以上的粮食。”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粮食还在增长。当初收纳的田亩是六万万数千亩,现如今已经收纳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