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唉声又叹气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书案。

  同时,赵光美自请由商行带头,对禁军上下展开大筛查,甚至是建立一个专属于军队内部的军事法庭,由商行负责出钱成立,由老将、老兵组成委员会,专门监督禁军之中的中高级官员的不法之事。

  而且赵光美还在军中造势,称,这件事如果做不成,朝廷就一定会派文官来管咱们,我来管,总好过文官来管,毕竟商行都是自己人啊,咱们禁军,有能力自证清白。

  赵匡胤直接把赵光义叫来,将赵光美的折子递给他看到:“咱们这个三弟现在可了不得了,敢跟我逼宫了,你看,你还有招没?”

  赵光义都傻了,他能有什么招?只能闭着嘴巴不说话。

  “王继勋的事儿伱怎么看,到底是皇后的亲弟弟,能不能,给他一条活路?”

  赵光义也是憋屈,却也只好道:“大哥你若是顾念亲情,绕他一条性命,那是您的仁义,天下人就算是再如何不满,但是君命难违,谁也说不得什么,可您要是问我……我也只能说,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说着,他自己都忍不住唉声叹气了起来。

  ‘这不应该是我的词儿啊,这不应该是三弟的词儿么?’

  本来,这是他准备利用李处耘之事往赵光美身上使的招,因为赵光美迫于立场问题,就算明知道他是在借李处耘之事扩大打击面,趁机挤压商行权力,他也只能忍着,因为赵光美是万万不敢在这件事上跟他唱反调的。

  可怎么这李处耘就变成王继勋了呢。

  很明显么,赵光美却是要借着王继勋的事情来扩大商行的权力了,而站在赵光义的立场上……他还真的只能捏着鼻子支持。

  文官,玩的就是道德绑架,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全靠一张嘴,尤其是李处耘这事儿出了以后,大家搞舆论搞的这事儿都已经天理难容了,结果现在冒出来一个王继勋,其行为比李处耘要过分十倍,百倍不止。

  难道他们这些文官还能出尔反尔,把王继勋轻轻的放下么?

  赵光美自始至终都没跟他交手,但他却有种被重锤给锤了的感觉。

  这是我的招啊!

  这怎么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呢?

  赵匡胤又道:“整肃禁军之事,我若是想要交给你来做,行不行?”

  “我……整不了。此事,您若是问我意见,我,我只能是赞成三弟了,李处耘和王继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而整肃禁军之事,除了商行,谁也整不了,而商行,除了三弟谁也整不了。”

  开玩笑,毕竟这还只是宋初,从来都只有武人欺负文臣,还真轮不着他们这些文官去欺负武人呢。

  如果只是搞李处耘一个人,那当然没有问题,事实上李处耘本来也不算是真正的武人,他跟赵普一样,都是赵匡胤的私臣出身,在军中压根也没啥根基,可王继勋那却是将门,而整肃整个禁军……

  整不了,真的整不了。

  至于说,之前他好不容易引导大势,逼得赵光美将商行置于了三司之下,还借机调走了素来对赵光美马首是瞻的薛居正。

  结果人家愣是又弄了个火药司出来。

  这个火药司明显是仿着盐铁司建的啊。

  更搞得是这火药司的负责人居然是赵德昭?赵德昭的后面是杜太后?

  “哎~”

  赵匡胤叹气。

  “哎~”

  赵光义也叹气。

  “你们兄弟俩,就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的。先是我的私臣,后是我的小舅子,哎~”

  “哎~”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