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三好学生赵匡胤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就很难翻了。

  赵匡胤闻言倒是也冷静下来许多,遂点了点头,道:“尔等放心,朕一定会对此慎重考虑,待秦王回来之后,与其商议一番,不过有一点尔等可以放心,朕,绝不会因少数几人胡言乱语,便偏听偏信,朕,和秦王,兄弟也,秦王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

  言罢,果然就见那人群之中欢呼不已,齐呼万岁。

  赵匡胤则是性质高昂,领着百官就在这城外的窝棚区逛了一圈又一圈,不只是两列的市集区域,还有那居住区域,工坊生产的区域,都乐此不疲的逛起来没完,愣是从中午一直逛到晚上。

  然后索性随便找了一家做炒菜的大排档跟百官对付一下,然后接着逛。

  直逛得许多老臣溜达的腿脚都浮肿了,他还意犹未尽。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又去城里新建的“小学”,听老师个孩子们上了一整天的课。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小学,完全就是从开封禁军中的子弟教育中脱颖而出的,只是开封军队中的学校至少在教男生的时候,大半还是以军略为主,孩子们每天都有至少半天的时间在校场上练习阵法,阵型,以及做体能训练和枪棒武艺。

  毕竟这些禁军中长大的孩子可能大半真的还是要接爸爸班继续当兵的。

  只有剩下的一小半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

  而扬州这边则是刚好相反,名义上虽然都是军户子弟,但只有很少的时间是户外锻炼,也明显就只是让孩子们玩耍而已,看得出来谁也没指望这些孩子长大后去战场厮杀,以后等孩子长大,如果体能方面特别优秀的话,倒是也可以考虑参加禁军的选拔,不过目前禁军肯定是不缺这些兵源的就是了。

  各地节度使手里都还有不少的百战老兵没吸干净呢。

  赵匡胤自然早就知道这所谓小学之事,只是以前在开封,他关注的都是军略方面的事情,那些军略以外的知识他只是当了个搭头,也确实就是教授一些读书识字方面的东西么。

  此时在扬州这么一听才觉得,原来这小学,居然也有这么高深的学问。

  这里的学校也教授儒学,但却只教一点论语,孝经,诗经,乐府等,而如春秋、左传之类的内容却是全然不教了,学生们虽然学史,也是从近代史开始学起,开篇讲的就是安史之乱,对于安史之乱前边的内容几乎一笔带过,全都不聊了。

  却是连赵匡胤居然都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安史之乱中发生的事情确实是跟现代是有干系,有传承的,虽只是大略的去讲,但赵匡胤听到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有些义愤填膺,孩子们听到这儿的时候也纷纷都叫嚣着要上战场打契丹狗贼。

  这对于百姓来说其实就已经够了啊!

  至于什么春秋大义,三皇五帝,他这个当皇帝的听着都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