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眼镜_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任这种东西,寄希望于一个人的品性良心什么的,那纯粹就是扯淡。

  邓老爷和邓正德都没那么天真,父子俩都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观邓广之前对贤王的评价,这位贤王或许是个关爱百姓的和善之人,但一介商户想要掌控物价,波及当地百姓生活,从而影响朝廷经济运转……这估计是个当官的碰上了,都会直接将人下狱抄家。

  而邓老爷的意思,自然也不是依托于魏钰的善心,而是就眼下的局势而言。

  虽不知济郡眼下情况,但贤王在济郡解决匪患却是可以肯定的。

  贤王缺粮,却没有告知朝廷,反而是找上了他们这小门小户,无论是因何种原因,左右对方眼下确实是需要他们邓家的!

  就光凭这点,他们主动坦诚从前商会上的事,言语间再说的无辜点,别那么直白,给自己留条活路,对方看在送粮的面子上,多少也会饶过他们。

  而之后,他们再顺水推舟提及商会如今的难处,譬如郡丞想要插手,只要贤王不蠢,能意识到商会的作用,那就肯定不会放任商会落入郡丞手中!

  只要贤王一插手,到那时候,商会不仅能白得一个靠山,他们邓家也能顺其自然地背靠贤王这座大山,从而摆脱掉郡丞这个包袱……

  为商的,能做到大商人的,是真的都不蠢。

  如果把邓正德建立商会的目的让魏钰知晓,那魏钰可以很直白给出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意思三两话说不清,但只要学过历史政治的人都会懂。

  朝廷为什么重农抑商,不正是因为上面这句话吗!

  难道坐在高堂之上的人就真迂腐不化?真不知道商人能给朝廷带来多少商税?

  朝廷不就是因为害怕为商赚钱的人多了,然后百姓们一窝蜂的都去经商不种地了吗!

  尤其是对于大商人,就怕他们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万一某人生了野心,只要下令关停自家产业铺子,通过玩弄物价,不需要过上一年,一月便可能使整个国家经济崩溃,从而生出动乱!

  哦,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魏钰上辈子的时代里,某个财阀当道的国家了。

  活在那国度的人真惨。

  这头平南郡邓家陷入了忙碌之中,另一边,日夜兼程的乙十三已经回了京都。

  这趟回京不是他自作主张,而是受了魏钰命令。

  乙十三一到京都,连歇息都没来得及,便直接登了四皇子府。

  那一身风尘仆仆的,要不是他手中拿着魏钰的信物,门房都得把人当叫花子打出去。

  而乙十三登门时,四皇子正在窑厂。

  窑厂内的某间宽敞小院内,四皇子正和一群匠人待一起。

  小院大概是个类似仓库一样的地步,院子里摆了不少货架,而货架上正陈列着不少类型的琉璃、玻璃、以及镜片。

  四皇子便站在其中一个货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