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清代“朗唫阁制”斗彩小酒杯,只是_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掏出来一个小盒子,放到了何同的面前。

  盒子里的一个红色绒布里包裹着的是一个很小的瓷瓶,口径很小,直径约不到5厘米,是非常袖珍的一个小瓷酒杯。

  何同把那个小杯放到了托盘上,又搁到转盘上,说:“各位,先掌掌眼。”

  这个小酒杯李仁中已经见识过了,便直接推到了王孝庆的跟前。

  王孝庆说:“老李,这就是你说的那盏‘朗唫阁制’款斗彩?”

  李仁中点了点头。

  “果然精致。”

  古董街类别过多,细枝末节,丁肃只是个半只脚刚踏进去的款爷,还有好多东西不熟悉不了解。

  比如这斗彩,就是丁肃不熟悉的领域。他越过叶天,问老木:“老木,木哥?”

  老木就挨着王孝庆,此刻正跟他一块看那瓷碗呢,都没听见丁肃叫他。

  丁肃跟叶天说:“小兄弟,咱俩换个位置,行吗?”

  “行啊,有什么不行的。”叶天直接站起身,跟丁肃换了位置,正好就坐到了老郭的旁边。

  老郭安慰他道:“不用着急,一会儿就到伱这了。”

  叶天笑了笑:“没事,我看的着,眼神好使着呢。”

  那可不是看得着吗?何同刚一掀开那个小盒子的盖子,那上面就显示出来信息了。

  物品:“朗唫阁制”款斗彩小酒杯

  年代:清代雍正时期

  市场价值:450万

  略低于他那个小勺子。

  丁肃问老木:“木哥,你斗彩是什么呀?”

  老木是个一心不可二用的主儿,这瓷碗现在转到他跟前,他戴上了老花镜,正一点一点的研究呢,可听不得丁肃在一边瞎叨叨。

  李仁中笑着对丁肃说:“小丁,这斗彩啊,又叫逗彩。始于明宣德年间,是在青花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录下的空白。明代的斗彩一般色泽都很艳丽,但会出现诸如‘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弱点。发展到了清代呢,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加入了陶瓷工艺,技法更为纯属,而且西洋的一些画术也被融入了进去。到了雍正时期,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色彩的搭配上,博采众艺术,吸收了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品的精华,使得那个时期的斗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这些专业名词听的丁肃云里雾里的,他一个劲的点头:“李老师,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看来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啊。”

  老木终于看完了,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说:“多少年没见这样的东西了。”

  瓷碗终于到了丁肃的跟前,他不知道这个瓷碗的价值多少,但是听刚才李仁中说的什么明代清代的,应该价值不菲。刚才李仁中也没说这个斗彩是什么朝代的,单从这上面,丁肃也看不出来,只知道这上面颜色非常鲜艳,细腻的勾画上面就不少于五种颜色,细看做工极为精巧,丁肃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