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3 头铁的盐贩子_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你是说在咱家山上砍树煮盐?”

  大伯眨眨眼:

  “这么说也对,这山的确是咱家的。”

  杨潇听到这是气不打一处来,煮盐这么落后和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不在自己的地界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是砍自己家的树当柴烧。郁州从来就不是木材资源丰富的地界,杨潇都想在自家推广铁艺家具了。

  你说不砍树,烧草?那是你没烧过土灶,你费心费力的砍一担草,晾干,两把火就烧完了。富含油脂的树木,才火硬耐烧。

  “这些人来了有多少年了?一个村有多少户?”

  “长的有四五年,短的也有二年。少的五六十户,多的一百来户。”

  “地是咱家的?”

  “是的,这些人在官府没有备案,不然官府还能把一块地卖两次呀?”

  “那所谓的大户是什么来头?”

  “屁的大户,最多就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下属各司官员史目谁家拐弯抹角的亲戚,现在也只有这类人敢带人煮盐,收上来的盐再通过巡检司,提举司把私盐混入官盐发卖。”

  “这样的人在盐民多少钱收盐?”

  “一担也就4,5钱银子(一钱等于100文铜钱)。”

  “上好淮盐市面上卖50文一斤,这么说他们一倒手就是十倍的利?”

  “这可不止,他们还要掺沙。”

  “盐民一口锅煮盐,一月可得多少?”

  “70到100斤不等。”

  “这盐场已经有晒盐法,为何这些盐民不取?”

  “别提了,盐场晒盐的盐户更惨,赤脚在盐滩刮盐土更苦不堪言。”

  也对,当下可没办法防止渗漏,在土质盐滩上晒盐,盐硝沉积在土层表面,赤脚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皮肤会被严重腐蚀。(伤口上撒盐说的就是这种惨痛。)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