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零二章 初识赌和田玉_玩赏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皖省有位有位商人06年左右,花了160万元,赌中了一块玉,解开之后在当时的价值过亿,从此一举成名,也间接地带动了赌和田玉的风潮。

  这个故事和翡翠王麻老当年帮助阳美商人以125万元赌中价值过亿的翡翠如出一辙,都是引领一时之风潮流,更是造就了无数前赴后继、怀揣暴富梦想的赌客。

  当然,赌翡翠的历史更加久远,只是国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再次风行开来。

  所谓赌玉,其实就是赌籽料内部的表现,籽料才是真正具备和田玉的特点,当然子玉也有好有坏,很多籽料的表现比山料和山流水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因此赌玉一般都是赌籽料的表现。

  而山料则是开采与矿脉的原生矿石,山流水则是由于原生矿脉在自然风化之后脱落,被雨水冲刷至河流上游,而被采玉人发现。

  因此这两种玉料也具备较高的赌姓,往往谁也不知道其中到底蕴含何等品质的玉肉,卖家为降低风险,买家为获取巨额利润,自是一拍即合,赌玉也就这样产生了。

  事实上,赌和田玉并没有如同赌翡翠一样形成一门学问,很多人都在摸索之中,更多的时候完全是在碰运气,当然也有些世代以采玉为生的人,各自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李墨白的祖上却是有位爱玉的先人,在和田玉方面浸银一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断玉之术,先太爷李汝州自是根据笔记将这些经验总结了出来,于是,李墨白自是拥有满腹的理论知识。

  飞机到了乌市之后,李墨白直接到了酒店,非常低调,没有惊动任何人,换了一身行装后,便立即前往二道桥市场看料,李墨白现在最缺的就是赌玉的经验。

  和田玉不比翡翠,翡翠的矿脉并非商家所说的那样近于枯竭,和田玉的矿脉却是真正的趋于枯竭,和田境内的玉龙喀什河河床已经被翻来覆去地翻了过万遍,一点也不夸张,生态环境已经被大肆破坏。

  李墨白首先来到玉料集中的市场,就是增加上手的经验,只有经过不断地上手实践,理论才能发挥效果,否则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到了市场后,李墨白自是认真地看了起来,只是子玉非常罕见,更多的都是山料与山流水,不过李墨白也没有指望在市场上看到好的子玉。

  李墨白虽然贵为翡翠王,但在和田玉方面就是典型的新人,没有任何的知名度,看到李墨白一身游客打扮,也没有人重视,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假料”,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李墨白的情绪,反倒是看的悠然自得。

  一下午时间,李墨白初步的熟悉了和田玉,也买了不少块头不大,但是颇有特色的料子,晚上有继续开始研究分析。

  第二天李墨白又出现在市场上,这次李墨白却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