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折扇_玩赏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品送到中国。但个人以为,《南齐书》所载还是比较靠谱的,堂堂中华一把折扇还需要从当时还是半奴隶社会的小曰本引进,笑话耳!

  约莫过了十分钟,合上折扇,递给了李墨白,笑眯眯地说道,“墨白,你看看,然后说叨说叨,要是说得好,还比较喜欢的话,就留下吧!”老头儿宛若这折扇是自己的一般,旁若无人地考校起李墨白,也不看旁边的林老头,林老头听老头子如此说也不恼,笑眯眯的,如同一尊弥勒佛。

  “呵呵,这可是林爷爷的心爱之物,我可不敢夺林爷爷所爱啊!”接过折扇,听老爷子如此说,虽然没有看但心中已经笃定这是一件大开门的玩意儿,老头子是在给自己抬轿子呢,毕竟古玩圈儿就这么大,从来都是口口相传。

  拿起折扇,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是一件难得地精品,也颇为震惊,难怪老头儿上手就舍不得放下,“林爷爷,您这可是件难得一件的精品呐!九五十六方的浅刻平地留青雕古方头玉竹骨折扇,扇骨是支慈庵大师雕刻的《青莲图》,扇画是虎痴张善孖大师画的《虎啸图》,好东西啊,我真的都想留下了,就是不知道林爷爷您是否肯割爱呢!”

  李墨白不由大赞,所谓九五十六方指的是扇骨长九寸五分,大骨小骨合计十六档,乃是清末民国时期的最流行的标准规格;浅刻平地留青雕是说扇骨的雕刻工艺,即将图文留于竹皮(青)上,其余铲去为底(地),图文再以浅刻法,分出层次,从而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古方头是说扇头的样式,常见的扇头样式有直方、古方、鱼尾、葫芦、如意、和尚头(圆头)。

  至于支慈庵大师,不得不先介绍下支慈庵大师的背景了。支慈庵大师则是近代最著名的竹刻大师,艺术造诣深厚,能书善画,尤擅金石。以画理刻竹,讲意境,求情趣,熔书、画、刻于一炉,刀工精致,谨严有法。竹刻画面结构完整协调,刀法准确精细,善于运用竹片自然的“皮”、“青”,表现画色的浓淡阴阳。雕刻手法有阴文浅刻、留青浅刻、浅浮雕和高浮雕等表现形式。

  曰本入侵上海后,支慈庵刻“蒲塘清趣及蚕叶图臂搁”,作品正面用留青法刻荷塘景色,荷花花瓣纤细轻薄,花蕊上有幼蜓点足,飘飘欲飞,荷叶翻卷舒展,叶面的筋脉纹理及高低起伏,状写入微。臂搁背面在竹簧上用浅浮雕手法刻“蚕叶图”,桑叶上有数条银蚕蠕动,叶面蚀孔累累,刻划得惟妙惟肖。《竹人续录》的作者、文物鉴赏家禇德彝题跋曰:“慈庵刻竹,今之希黄、松邻也。此秘搁刻蚕叶图,适强邻来侵,郡县皆遭残焚。未逐鲸吞,先为蚕食,此画为预兆矣。”评价不可谓不高,支慈庵刻这件臂搁,意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