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三章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品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仪不是一个名将,但却是一个军事知识扎实,且有家传本事的人。

  其实相较于文人的耕读传家,那种知识上的家学传承,武将的家学更多的侧重于战场的点滴积累。

  战场上的经验有多么宝贵?那是用人命试出来的!是历代将门的心血传承!

  不是靠读书参悟,就能明白的事情,所以优秀的武将和根深蒂固的将门对于大宋来说更加的宝贵可珍惜。

  只可惜,老赵家兄弟二人在皇位的传承安全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选择了前者。

  离开了东京城之后,地方州府的叶安就少有“不夜城”的景象,郑州管城的繁华已经收敛了起来,站在倌驿的门口,在夜晚的微风中叶安打量着街面上的冷清,静谧,觉得这才符合夜晚的模样。

  铺兵们劳累了一天早早的就睡下了,铁牛一般埋怨着铺兵们的偷懒一边把豆饼塞进了大黄马的嘴里。

  对于他来说,马可比牛要金贵的对,便是小富之家也少有马车的,可要把马伺候好。

  叶安睡在了马车里,这让铁牛十分不解,不过他也知道自家的马车可比倌驿中的床榻要舒服些,之前都是夫人在用,比牛车可要精细的嘞!

  抽开马车中的暗门,叶安拿出打磨光滑的木柄,顺便拆开铁管仔细的上油,这玩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是手枪,只能说是发射散弹碎片的手铳罢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有了这东西防身,心中便莫名了有了底气,简约而不简单,朴素中彰显暴力美学,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品啊!

  现在大宋的火器还只是停留在燃烧层面,无法达到投射出杀伤碎片的能力。

  火药在华夏人的手中是美丽的烟花,但到了西方就被制作成了杀人的武器,这是一件颇为讽刺的事情。

  叶安一直认为导致这一切的是华夏文明的先进性,就是因为这先进致使汉家王朝极少用科学的方法追求更高效的杀人效率,以至于在后世的战争中逐渐落后。

  想想也是,整日里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怎么会没事总想着高效的杀人呢?!除非是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中,在一个永远都在竞争厮杀的环境下…………

  越是先进的文明延续的时间越长,身处的环境越安定,拥有的文化更加充满智慧。

  汉家的文明就是这样,地理位置太好了些,几乎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并且拥有完整的生产链。

  所以汉家文明的版图在基本固定之后便极少会去扩展,不像西方文明那样一直在动荡中走过人类的发展,一旦自己稍稍强大之后便开始疯狂扩展,最后被自己撑死。

  把手一尺来长的手铳组装好,顺便把火药槽清理干干净净,掰开火石后轻扣扳机,咔嚓……

  清脆的响声以及璀璨的火花让叶安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试验过,只要是晴天打火率非常高,但看着手中笨重的火铳,还是微微苦笑,这东西可靠性还行,但精度和速度实在是堪忧。

  长叹一声:“还是需要火棉啊!”说完便把包裹火药的丝绵纸轻轻放入枪管,再把锥形铅弹装填进去,叶安轻轻摩擦枪声,自己手中的火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轻松的杀人利器了。

  叶安不打算用它来糊人脸,而是希望用独弹来增加射程和进度。

  只是相比神秘的神臂弩,叶安还是有些打怵,毕竟那是党项人最先搞出来的东西,最大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的弩箭叶安想想便觉得头皮发麻。

  步是一个距离单位,不是抬脚跨出去的一步,那只是一足的距离,一步是两足,约有一米二到一米五的距离!

  三百四十步若是取一步的均值那便是四百多米!八一杠和九五的有效射程也不过四百米而已,当然神臂弩的有效射程不知道是多少。

  但在冷兵器的战场上谁在意精准度?弓弩全部是用来大规模覆盖敌人的,只要是射的足够远那便是神兵利器!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