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叶安背后的“圣贤”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伺候。

  每当一个侍者离开,总会有一个侍者接替,或是给小炉中添柴,或是给众人上茶点,甚至是上前斟茶…………

  如此私密的场合里,侍者难道不该站的远远的?这般的殷勤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无论是王渊还是孙奭,都没有一丝反感,相反还颇为随意,叶安即便是再傻,再是官场小白,也该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了。

  既然刘娥想要知道,那就让她知道呗!

  本来这就是打算讲给赵祯听的,虽然在叶安的课程计划上还没到,但并不影响讲给刘娥听。

  相信作为一个“母亲”她能好好的把该说的话说清楚,也能不那么震撼的颠覆小皇帝脑袋中的想法。

  喝了这么多茶水,王渊便自行去更衣了,只不过在他走的时候,脚步稍显凌乱,九经先生刚刚在他耳边说了令他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话。

  “叶安家中之长辈,必有圣贤出,当奏请官家圣人!”

  圣贤这个词有很多解释,圣君与贤臣可以合称圣贤,也可泛指漫天神佛,甚至可代指酒水,但若是用在人的身上,那就不简单了。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圣贤?!“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品德高尚,才智超群,出神入化的人,且能教化万民的人便是圣贤!

  这只是孙奭所说的圣贤,可一旦被官家或是圣人认定为圣贤,那就不一样了。

  大儒认同,帝王下旨认可,留存史书,朝廷祭祀,配享孔庙,太庙…………

  王渊不敢往下想,一个哆嗦后便提起裤子,想到叶安之前带着官家模拟黄河之宽不禁喃喃自语:“圣人出而黄河清!升太微而法璇玑,辟紫宫而清九围!”

  说完便是又一哆嗦,接着便是一声长叹:“湿鞋矣!”

  叶安在芦苇荡里解决了个人问题,哼着小调便瞧见一个侍者站在不远处目光毫无避讳的盯着自己。

  没必要这样吧?在芦苇荡里小解都要盯着?!

  刚刚吃了不少特色茶点,也喝了不少茶水,叶安现在已经没了饮宴的期待,本来他今日就是“奉旨赴宴”而已。

  瞧见正殿中已经有人坐下开始闲聊,于是叶安便寻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坐下,竖起耳朵听他们说话。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必定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在,算是在主持“茶话会”似的,有点类似于主持人。

  不要小瞧这个人,他往往是颇有名望的前辈,也是在给这些后辈指点迷津,是在提携护佑后辈。

  而很快叶安就听到了一声:“夏子乔,你在哪里都是这般的倜傥风流啊!”

  微胖的中年人头也不回的笑道:“你庞籍庞醇之还不是一样?前几日听说你前往大理寺了,怎生一个大理寺丞便让你焦头烂额?连这般的饮宴都敢懈怠了?”

  “这怎生敢,不过是被一桩公案给牵扯耽搁了!”

  好家伙……一个是鼎鼎大名的夏竦,另一个居然是“庞太师”!

  叶安饶有兴致的靠在大殿中的柱子上,这两位可堪是未来北宋王朝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个成了相公,一位成了枢密使,可谓是把大宋最高权力的二府都占全了。

  本打算是听听八卦,以及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寻常都在谈论什么,但叶安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倚柱而栖者可是云中郡侯?”

  叶安稍稍愣了一下,随即道:“夏制诰认错人了!”

  这夏竦叶安可不想沾染,有能力,有手段,关键是胆子大,情商高,对权利的渴望使得叶安这个从史书中认识他的人都都觉得可怕。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