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抉择_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自己的事情了。而最近,对于材料厂来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两厂合并了,自从提出这个想法以来,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上级部门经过这一个月的磋商,也终于传来了消息,那就是上级原则上同意两厂的合并,而且还已经和娄董完成了磋商。

  让李昭惊讶的是,娄董这次的让步不可谓不大,原本李昭让苏父建议上级给娄董自行车厂、电器厂以及汽车厂的股份,这些工厂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将是民用工厂方面最赚钱的几个厂。以娄董的股份,每年的收益可是很高的,如果不给他转成这些厂的股份,那娄董的损失可就太大了,每年千把几百万。

  毕竟这次合并将会把娄董排除在合并后的主体之外的,而且这几个工厂都是生产工厂,本身上并没有什么技术研发能力,以后轧钢厂的技术人员,也多是会被研究所吸收,所以就算是给这几个厂的股份,娄董仍然是吃亏了的。

  将来合并后的工厂,将会采用李昭现在的模式,那就是研究所负责研发,然后将成果交给工厂生产、销售,而生产以及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再反馈

  给研究所,然后有研究所解决后,再次将改进技术,交给工厂生产,形成闭环。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工厂的研究能力,就会被无限削弱,而研究所就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但让李昭没想到的是,在本身就吃亏了的情况下,娄董却仅仅只要了汽车厂的股份,自行车厂以及电器厂的根本没要。不但只要了这个厂的股份,要的还不多,只要了汽车厂百分之三的股份。就以李昭的估计,这个股份以后每年的收益能有几十万都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很有可能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赚钱。

  而想要赚钱,估计只能等出口卖的不错,或者国内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才有可能,但就以现在这种情况,又往哪出口?汽车厂根本没有出口的基础。

  首先厂里本身是没有国外的销售渠道的,其次就是这些车的零部件的精度是普遍高于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的,在材料厂没有能力将售后做好的情况下,这些车坏了估计都没有几个地方能够维修,虽然李昭基本可以保证跑个几万公里不出什么问题,但万一呢?所以以后想出口的话,那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而在国内,就算是将产能开到最大,年产个三五万辆,材料厂敢赚多少钱?毕竟使用最多的就是各个工厂以及政府部门了,汽车厂敢赚多少?百分之十就算顶天了,每辆车也不过赚个千把几百块,算下来,娄董每年能拿到多少?所以李昭不得不感叹娄董的气魄了,直接每年放弃了千把几百万。

  而轧钢厂的另一个股东郭董,虽然没有如娄董这样的大气魄,但也只要了电器厂的股份,两人都没有要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