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章 公道在人心_卸甲将军寡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在……太高兴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张薛氏听明白儿子话中的意思,得意了。

  六老太爷是啥人?再没有比她更知道啦。

  她毕竟是知茂、知盛的亲娘,不看僧面看佛面,还真是备不住他老人家醒来后为了孙子再次放过她。

  其他人也不傻,也听出来了。

  山大伯暴躁了。

  张家善皱了皱眉头。

  要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时候再明智的长辈,遇到儿孙也总有不忍心的时候。

  他不忍心不要紧,结果往往是人家一家和好了,弄得你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里外不是人了。

  其他本家聪明的都想退了——他们本是为主持公道而来,若苦主反水了,他们岂不尴尬?那他们又何必出力不讨好,甚至得罪人。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主位。

  二老太爷一生圆滑,以前最擅和稀泥。不管是他的手段也好,还是他的地位也好,由他出面拿主意最好。

  可二老太爷不高兴了。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儿了,难道在最后一个兄弟的事儿上还要装孙子?

  凭什么?

  什么得罪人?

  嘿嘿!

  他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几年好活?还怕得罪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

  至于子孙——他们有本事,就不怕得罪人。没本事,不得罪人别人也欺负你。

  管他呢。

  想清楚后,他环视一圈,硬气的问:

  “你们真想清楚了?”

  本家人静默。

  趁几个人没吭声,他又无视张薛氏母子敌视的目光,郑重其事的讲了一席话:

  “今儿退一步不要紧,若后人把咱们这事儿当成规矩,日后有样学样呢?

  我反正没几年好活的了,可你们呢?

  说句难听话,你们就能包管儿孙们将来都能孝敬你们?”

  不能!

  世事难料,人心难测。

  虽然忤逆不孝是大罪,一告一个准儿,不孝之人下场也很惨,所以一般人不敢不孝。

  可连诛九族的大罪都有人敢犯呢。

  而且不论什么时候,都讲究个家丑不可外扬。

  况且普通老百姓哪有愿意去县衙的?再说县官们也不愿接啊——一但县里出了忤逆大案,县官会撤职待参,甚至充军发配。

  思及此些本家人不敢说话了。

  张薛氏想说,张知茂拉住了她。

  反正他们兄弟向着她呢,与其争辩太多了让人讨厌,还不如等等看再下手。

  窑洞里一时间僵住了。

  半响,张家善忽然开口了,先劝二老太爷:

  “二伯消消气,何至于此?”

  接着又对其他本家语重心长一番:“几位兄弟,咱们忝为各家主事的,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哪能怕东怕西?

  此时正是咱们齐心协力的时候,可不能正事儿没办,反而窝里闹起来了。

  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说出去别说咱们,整个家族都没什么颜面。

  到时候咱们可就是整个家族的罪人了。”

  本家人相互看看:“那你说咋办?”

  张家善早有主意:

  “依弟看药伯先别请了。六叔伤的太重,让他好好休息正好,何必非得用手段,临了临了再白白遭一遭罪让他醒过来?”

  此言一出,二老太爷父子急了,刘二女和本家人失望了,张知茂提着心,张薛氏的高兴劲儿刚露出来。

  张家善话锋一转:“这又不是没人儿了。本来这种事儿就不能偏听偏信。”

  他意有所指,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高四丫。

  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

  二老太爷父子乐了。

  其他本家心稳了。

  张薛氏慌了。

  张知盛、陈氏更恨不得躲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