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8章 目标:粤东!(求订阅收藏红花!)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所不能。

  这个安排,充分地利用了“联合围剿”三路大军进度不一致的敌情,以及武爱华一直主张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主张,既然明知战争不可避免,选择主动出击和率先动手也未必不是一个好招!

  这次事关根据地生死存亡的战斗,独立支队可以说是全部都出动了,连战略预备队都没有留,如果说真留有一支,那就是连城警备营。连城县,地理位置在上述几个县的中间,敌人根本就攻不到那儿去,为此,连城警备营长申素平很有意见,说他不能上战场,是司令看不起他。武爱华也没办法,连城不可能不留兵,于是,给了申素平一个任务:随时准备接应各作战方向的俘虏并将其训练成合格的红军战士。

  “司令,现在我们是兵强马壮,你这次带的外线作战部队,会不会太少了?”政委看到作战任务分配下来,觉得司令员什么都好,就是太爱冒险,不到7000人,相当于敌人一个旅,可任何一路的敌人都至少是10个旅啊。

  “呵呵,我还嫌人多了呢,要不,我把1团的人留一半给你?”武爱华笑着说道。

  “哎,还是算了吧。司令,外出一定要小心。”政委关心道。

  “放心吧,政委。等我取得大捷的时候,你们的敌人说不定还没上来呢。”情报显示,国军三路大军并未做到齐头并进,到5月15这一天,南路的粤军5个师10个旅已经有6个旅到达指定位置了,三省联合剿匪司令部副总司令、南路军司令陈济棠也于16日这天意气风发地在梅州街头出现。

  而何健的西路军目前只有一个师的先头部队抵达赣州,估计全部到达指定地区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至于基本完全由中央军组成的东路军,虽然也到达了两个师,但还远远未到开战的时间。

  来得快,死得快!南路军的距离如此之近,而且涉及到根据地腹部的安全,武爱华决定拿南路军来开刀祭旗!

  此次,武爱华出征依然选择了黑夜开行。5月17日晚7时,武爱华率领外线部队6972人,从龙岩近郊的小池镇出发,沿古驿道向闽粤边境的永定而去。永定距陈济棠南路军司令部的住地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考虑到这个时代的道路水平,再加上昼伏夜出,全程180公里的路程武爱华准备用5天时间到达(主要原因是18门75mm山炮的行军速度太慢)。

  此时,陈济棠还在梅州士绅和地方官员的陪同下,悠闲地玩逛着梅州(当时为梅县)的山山水水,全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

  陈济棠,字伯南。广东防城东兴马路镇(今广西防城港)人,汉族客家人,陈济棠于1890年2月12日出生。1907年,陈考入广州陆军小学,秘密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又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之后任粤军军官,从排长累升至团长。在护法战争及讨伐陈炯明战争中,陈追随孙中山先生,任粤军李济深部第2旅旅长。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陈济棠任李济深部下,国民革命军第4军11师师长兼任钦(州)廉(州)警备司令。

  陈济棠主政广东期间(1929-1936),对广东发展颇有建树。先后兴建各类工厂,港口公路,大中小学等。广州百业繁荣,市政建设成绩显著,如海珠桥,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五山新校舍,爱群大厦等等,以及30多条马路,皆是陈济棠主政广东时兴建。被称为老广州的“黄金时代”。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