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放弃努力的三十七天:_大限将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遗产。

  阿姊外嫁人,戚一斐就想到了从母亲的嫁妆里,来找补一下遗产平分的事。

  戚一依却死活不愿意答应,不愿意把母亲所有的嫁妆都带走,更不用说还添了其他那么多东西。

  姐弟俩的互相谦让,还被传为了一时的美谈。

  最终,还是在戚一斐的坚持,强让阿姊带走了母亲的假装,他只留了嫁妆中的一样,作为对生母的纪念。

  说回戚一斐的外家。

  作为广州府的富商,按理来说,这外家应该是很有名的才对,但却不然。至今都没有人准确的知道,广州府的哪个商贾之家,攀了这门一门高亲。

  甚至连戚一斐姐弟,都对自己的外祖家所知不深,除了小舅,他们与那边几乎没有来往。

  戚一斐也只听他小舅说国,他有兄弟姐妹四人,三个哥哥,一个妹妹,苏小舅是男孩里最小的,也是唯一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在苏林的妹妹还没有嫁过来的时候,苏林就已经入京,被戚老爷子多加看顾。

  据说两家订的是娃娃亲,戚一斐他爹一直视苏林为亲兄弟,还没成婚,就已让身边的人明白了他对这门亲家的珍重。

  但戚一斐身为两家最优秀的合资产品之一,却死活没想明白,这亲是怎么订下来的。

  因外家的全部成员,几乎都常年以大海为家,消息不易传达,当年戚一斐的娘去世时,也只有苏林这一个哥哥在身旁。反倒是戚一斐他爹早早病逝的时候,大舅、二舅乃至外祖都不远万里的赶到,来了个整整齐齐。

  戚一斐和他阿姊当时还小,对外家已经全无印象了。

  再后来两家就没了联系,戚小郡主成婚匆忙,更是来不及通知,连苏林都一样。他当时正在外地当父母官,接到外甥女要远嫁边关的消息时,戚一斐已经跨马送他姐去西北了。后来他们在路上,收到了小舅的回信。他最终还是赶到了雍畿,哪怕明知道已经见不到戚一依了,他也还是回来了。唯愿她能喜乐安康,一生顺遂。

  遗憾的是,外祖和大舅、二舅依旧联系不上,据说是又一次出海了,这次出的比较远,大概要好几年后才能回来。

  明明是这样生疏的关系,但戚一斐却对外祖家印象极好。

  一是因为小舅苏林,二就是因为戚老爷子总是提起,仿佛生怕戚一斐姐弟忘记。这两年戚老爷子都算是说的少了,前些年,他们还小的时候,每每拿到什么东西,戚老爷子都要念上一句:“这可是你们外祖特意给你们淘换来的,他爱重你们如珍宝,你们也要记得孝顺他。”

  戚一斐似懂非懂,却被亲爷爷洗脑严重,留下了外祖是个会给他带来各种好吃好玩的大好人,还不会唠叨他。

  苏林是进入官场后,才有了才子的名声,他自己还不愿意承认,总说是靠同行衬托,为人十分低调,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