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 文武论_诸天之从新做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王语嫣,都是满心沉重紧张,等着何邪语出惊人,没想到何邪突然笑得这么温和,阳光洒在他身上,他贴身又是白衣,竟显出几分圣洁。

  三人如沐春风,之前紧张沉重的情绪,顿时有些缓解。

  他们三个落座,何邪却没有坐下,依然站在原地,用缓和的语气笑道:“我每次见到三弟那个徒弟岳老三,都在想一个问题,这个大老粗,认得字吗?”

  此言一出,段誉和乔峰不禁都笑了,就连王语嫣脑补到岳老三抓耳挠腮看书的样子,也不禁莞尔。

  “叫小弟看,只怕是不认得的,”段誉笑道,“也难为他师父如何教了他一身武功,想来,定是严师出高徒了。”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俊不禁。

  乔峰也笑道:“我七岁那年,恩师玄苦大师教我习武,一套简简单单的少林长拳,我愣是学了半年还未小成,只因内功心法佶屈聱牙,当真不解其意。后来恩师干脆上午教我认字读书,下午教我习武,以后再练武,果然事半功倍。”

  何邪笑了笑:“我们武人习武,大多口传心授,所以很多武人是大字不识,二字不认。其实他们天赋很高,只可惜,因对内功运行之理一知半解,导致毕生成就有限,当真是可惜,可叹!”

  “不错!”乔峰点头,“小弟自问天资不错,但初时因不识字,就连简简单单一套少林长拳都耍不出,直到后来通读佛典医术,又读了春秋易经,后来汪帮主教我降龙十八掌,我才能融会贯通,有今日之成就。”

  “武人大多贫苦出身,想要识字读书,何其难?”何邪摇头一叹,“天下做父母的,但凡家有余粮,莫不想让孩子读书成才,又有哪个父母甘心让孩子成为武夫?我们这些武林中人,虽叱咤一时,但哪个不是没有选择,无奈从武?”

  这番话,说得乔峰大点其头,他乔峰,何尝不曾梦想成为一个风流倜傥的士子,留下千古文章,名垂青史呢?

  只因家贫如洗,若非玄苦教他,只怕他现在也不过是一介农夫而已。

  “反观文人习武,却是轻而易举。”何邪道,“比如咱们的三弟,自幼博学多才,一朝接触武学,便能登门入室,这便是读过书的好处。”

  段誉急忙道:“大哥谬赞了,小弟之所以有今日成就,全靠大哥提点馈赠。”

  何邪摇了摇头,没有接话,而是继续道:“一个武人习不习文,关系到武学成就高低,那么农夫,工匠呢?如果他们也先读书识字,他们会不会成就也会很高?”

  这番话,让三人都略微沉思起来。

  何邪再接再厉:“世上万千农夫读书懂理,他们会不会发明更好的农具,找出提高庄稼产量的办法?”

  “若是世上工匠都识字读书,会不会格物致知,做出各种机械器具,改善民生?甚至是改变天下?”

  段誉微微犹豫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心不等,民智不齐,若是天下百姓都习文识字,只怕机巧之辈频出不繁,天下反而要多灾了。”

  何邪呵呵一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段誉愣了一下,突然“咦”了一声,眉头紧锁,思考起来。

  何邪才懒得跟段誉掰扯普及教育是好是坏的问题,干脆抛给他一个千年后都争议不断的问题,让他自个儿想去,先别添乱。

  他把主要精力,还是都放在乔峰身上。

  而乔峰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

  “大哥所说道理固然不错,然此事无解。”乔峰缓缓道,“一来,大多百姓但求果腹,哪里有钱去读书?二来,就算百姓能读得起书,又何必习武、做工甚至是务农?”

  请收藏:https://m.bqg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